新闻中心 / news

AI取代医生? 智能影像诊断系统路还很长

  2017年以来,关于人工智能泡沫的议论纷纷攘攘,知乎上一问题“这一波人工智能泡沫将会怎么破灭?”获广泛关注。
  
  许多智能影像一线从业者可能会对其观点深表赞同。如今的智能影像很像前几年的互联网医疗,大家一窝蜂进来了,但下一步怎么做,是个问题。整体来讲,智能影像诊断真正深入到临床诊断的很少,目前,业内尝试与医生合作做科研或提高效率方面尝试,但要真正提高诊断率,目前还有很大差距。
  
  动辄可以听到“AI取代医生”“AI的准确率超过医生”的言论,同时“理想很美好,现实很骨感”的感慨频频传来,理想的豪言壮语随处可见,那现实是什么呢?
  
  有人说,21世纪是数据为王的时代;有人将算法比作发动机,数据比作石油;有人则强调行业数据、专家资源和核心技术是打造智能影像缺一不可的三要素。无论怎样强调数据的重要性都不为过,我们且以影像数据为径,智能影像公司的运营为纬,一窥智能影像公司的真实日常。
  
  数据端:保证质量,数量多多益善
  
  尽管我国存在第三方影像中心,但绝大多数的医疗影像数据来源于医院。
  
  在医疗信息系统中,PACS系统负责医疗影像采集、数据传输存储以及影像分析、处理,并且不同的PACS系统之间,能以以DICOM国际标准方式对接。
  
  总体来说,医院影像数据多且大都标准化,便于机器阅读,为此,智能医疗影像被业内人
  
  对于一个AI系统而言,数据多多益善是有前置条件的,在保证喂养数据质量的情况下,增加数量才有意义。而判断影像数据质量,主要取决于AI公司所打造智能诊断产品的临床目的。除此之外,对于智能影像诊断而言,影像数据需要关联更准确的诊断和后期结果关联,否则垃圾进,垃圾出。
  
  拿现在很火的肺结节智能诊断为例,对于AI公司来说,有肺结节的影像才是有价值的,在产生的影像数据中,只有10%或20%的病人有问题,即便如此,并不是所有有病灶的影像数据都能拿来用。在医院内部,医学影像系统和诊断报告是两个独立的系统,两者并无关联。用数据训练AI很重要的一点是:需要系统判断一个影像是否有结节,是否有病灶。而医院每天拍出来几百影像,并没有标出来哪里有结节,对于AI公司来说,这就是没有价值的数据。
  
  数据获取:“合作”共赢
  
  影像数据是医院的,智能影像公司如何获取呢?
  
  医疗数据是一种资源,意味着它有价值,想获取有价值的东西最简单的逻辑就是“买买买”。
  
  在我国,三甲医院拥有绝大多数影像数据,但影像数据不出院是必须守住的红线。为此,AI公司与医院寻求“合作”就成了一种可能的路径。一般来说,AI公司会选择与医院合作开发,一方面得到脱敏的数据和行业专家,一方面收获了产品打磨的场景,至于合作模式,则各有特色。
  
  数据处理:“只有人工,没有智能”
  
  一如机器学习AI建模的流水线,医疗影像数据处理过程也要经历数据标注、清洗、切割,随后是建模、调参等。
  
  在处理影像数据的技术问题上,据吴博介绍,医疗影像数据刻画的是体内脏器,与肉眼容易识别花鸟虫鱼人脸等常规图片,成像原理与视觉特征都不相同,深度学习模型尤其需要深度改造。
  
  但医疗影像数据处理的特殊之处在于数据标注耗费时间更长、门槛更高,“要凑齐多名资深医生对数据进行比下诊断报告还要细致的标注,难度、进度和成本都很高。
  
  在医生的诊断中,影像仅是一个参考信息,最终还要参考病理诊断等信息进行确诊,所以对于打造一个智能诊断系统来说,很多数据的集合才是有效的数据。
  
  实际效果:帮医生做科研或提高诊断效率
  
  智能影像诊断系统准确率在95%以上,超过人类医生的消息屡见不鲜,但其应用情况怎样呢?
  
  将顶级专家的诊断能力固化下来,提供给基层医院,是许多智能影像公司勾勒的美好蓝图。智能影像诊断系统,对三甲医院的顶级医生是锦上添花的事;而基层放射科医生,每天只看四个片子,经验比较少,这就是雪中送炭的事。
  
  但实践起来同样遇到尴尬。人工智能是基于云计算的,数据放在云端,基层医院的信息化程度不够,没有大数据,怎么用人工智能?除此之外,大多数医院使用的是局域网系统,没法连接外网,数据也无法走上云端。
  
  怎样说服医院同意把数据放在云端,也是一个棘手的问题。如何充分保证数据隐私,这是很难突破的地方。
  
  智能影像:风口已至,还是初露端倪?
  
  有人说,投资人判断的不是行业趋势,而是时间点,判断机会在哪个时间点才是关键。如今,AI+医疗影像被认为是率先实现商业化落地的领域,这意味着风口已至,还是初露端倪?
  
  来源:雷锋网